本報訊記者劉琪
6月7日,國家外匯局發布2023年5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信息。資料顯示,截止到2023年5月末,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65億美金,較4月末降低283億美金,跌幅為0.88%。
國家外匯局表明,5月份,受關鍵經濟大國財政局和財政政策預估、全世界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的影響,美金指數上升,全世界資產價錢漲跌互現。在費率換算和資產價格轉變等多種因素綜合性影響下,本月外匯儲備規模降低。在我國經濟形勢不斷回暖穩步發展,有益于外匯儲備規模持續保持基本穩定。
“現階段危害我國外匯儲備起伏的重要因素依舊是費率指標和資產價格轉變要素。從費率要素看,5月份美股指數受美國經濟數據優于預估和債務上限商談逐漸貼近達到等因素的影響總體上漲,費率原因造成外匯存底非美金一部分發生較大幅度折扣率。”平安銀行頂尖社會經濟學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從資產價格要素看,歐美國家維持加息預期令債券市場總體下滑。在其中,10年限美債收益率升高20個百分點至3.64%,10年限歐債回報率升高2個百分點至2.46%,10周期日債回報率升高5個百分點至0.45%。”溫彬表明,在去除費率和資產價格要素后,能夠測算5月份因國際收支平衡所導致的外匯存底轉變維持在一定范圍之內,這說明在我國外匯交易市場運作總體平穩,地區外匯交易供需維持基本上均衡。
仲量聯行大中華地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主管龐溟對《證券日報》記者說,5月份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略微降低,身后關鍵促進要素依舊是匯率變化和資產價格轉變綜合功效。月內,美元指數上漲降低了非美金外匯匯率及資產價格總市值,與此同時全球金融市場個股、企業債等資產類別的表現給我國外匯儲備里的投資組合市場估值產生調節。
憧憬未來,龐溟預估,外匯交易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運作,國際收支平衡將繼續保持整體均衡,國際性投資人和境外企業對我國市場預測將持續改進,人民幣資產誘惑力將進一步提升。
在溫彬來看,現階段全球經濟增長困乏,關鍵新興經濟體通脹水平仍然比較高,全球金融市場還面臨著較多不明確不確定因素。而我國經濟形勢不斷回暖穩步發展,國際收支平衡整體平衡,有益于外匯儲備規模持續保持基本穩定。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