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來說,出色的表現是最好的路演材料。更重要的是保持對規模的約束,以適當的方式陪伴投資者。畢竟,基金經理的工作是管理好基金,為投資者賺錢
◎記者 陸海晴
“僅半年多,今年就有100多場客戶路演。”年輕的基金經理張揚(筆名)承認,深入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少,平均每年有300多場路演,這讓他有點無能為力。
宣傳的“無力感”反映了許多基金經理面臨的共同問題。對于不知名的基金經理來說,為了維護渠道客戶,他們需要經常進行路演,講述自己的投資理念,分享自己對未來市場的看法。
頻繁路演的背后是對規模的渴望。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基金產品數量超過1萬,基金經理數量超過3000,為了被看到,“卷”是不可避免的。但對于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來說,明亮的表現是最好的路演材料。保持規模約束,以適當的方式陪伴投資者更為重要。畢竟,基金經理的工作是管理好基金,為投資者賺錢。
無盡的路演
“每次路演的內容基本相似,關于投資框架、市場觀點等。”經過多次戰斗,現在面對許多觀眾,內向的宣傳已經可以談論侃侃了。
“有一次去路演,臺下很多渠道經理前幾天剛看到,只能重新講類似的內容。我想,我說得很無聊,他們聽起來應該更無聊,每個人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畢竟,無論是觀點還是框架,每周都不會改變。” 有些路演可以不參加嗎?張揚苦笑著說,他無權拒絕:“他不出名,短期業績也不出色,公司也沒有很強的品牌影響力。他必須讓客戶通過這場高強度的路演了解自己。”
另一位年輕的基金經理顧李(筆名),眉毛和眼睛也充滿了疲勞。為了發行新基金,他的時間不屬于自己,路演一個接一個,經常“飛”和銷售同事去其他地方。
“這幾天沒時間做研究,只能熬過這段時間。新基金發行后,我沉下心來,回到以投資為中心的生活。” 目前市場波動調整,新基金發行冷淡。雖然路演很辛苦,但顧李還是有一些期待的。“‘基金好發不好做,好發不好’一直是公募行業的規律。目前發行新基金,獲得正回報的概率比較高。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意識到股權資產的配置價值,通過購買基金真正賺錢。”
對于大多數基金經理來說,當新基金發行或舊產品持有時,他們基本上需要通過銀行、證券公司和其他渠道進行路演。此外,基金經理經常在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上進行現場直播。據道樂研究所統計,今年第一季度,螞蟻財富平臺共有124家機構進行了3700次現場直播。
直播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研究直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一些基金經理帶領團隊進行現場直播,展示研究前線的內容。例如,今年,天宏基金經理胡超前往越南進行現場直播,向觀眾展示胡志明市5天內的研究,包括購物中心、交易所、金融中心、房地產市場、港口等。
欲望停不下來
在業內人士看來,安排基金經理參加渠道路演對于基金公司來說非常重要。渠道路演本質上是一種推廣。通過路演,基金經理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得到重要銀行、證券公司等銷售機構的認可。只有得到機構投資者的認可,新基金的發行才能得到保證,老基金的持有才能有起點,公司的管理規模才能最終增加。畢竟,基金的規模與管理費直接相關。
然而,人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路演越多,基金經理占用的時間就越多。對于一個合格的公開發行基金經理,需要大量的研究信息輸入。
廣東發展基金副總經理朱平曾表示,公開發行基金經理的信息輸入從上午會議開始,將有深入報告研究會議、投資研究聯席會議、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路演、專家會議、公司研究、證券公司戰略會議、月度配置會議等。就信息類型而言,包括宏觀經濟信息、財務和業務信息、行業和技術發展趨勢信息、企業競爭力信息、公司管理信息、資本偏好信息和投資規則信息。
這意味著基金經理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吸收這些信息。為了出售基金,滿負荷的路演安排讓一些基金經理“痛苦”。在之前引起市場熱議的渠道調研材料中,華北某基金經理坦言:“我以后要發行兩款新產品,現在管理規模100多億元。有時候真的覺得很忙,渠道不斷安排路演,一天可能3到5場。基本上,在最后一場比賽中,我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但還有很多會議要參加。”
上海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任何投資策略都有規模和容量。與其花精力吸引新資金,基金經理不如管理手中的規模,對現有持有人負責。
本職不能忘記
基金公司應該如何平衡基金經理的投資研究工作和路演?“一些業績搶眼的大牌基金經理自帶流量,可以拒絕很多渠道路演。然而,對于大多數基金經理,特別是那些工作年限較短的基金經理來說,他們需要通過路演來提高曝光率,這樣投資者就可以提高他們對自己的理解,培養信任感。一家基金公司的營銷總監說,有必要進行一定頻率的渠道路演,這也是一種投資者陪伴,但一切都應該適度,不能影響自己的投資工作。
上述營銷總監建議,當基金經理的投資框架發生變化或對市場有新的了解,投資者更加困惑時,基金經理需要主動溝通。同時,基金經理也要認真對待每一份定期報告,坦誠分析基金的現狀和經營策略,這是普通投資者了解基金經理最基本的方式。資產管理行業的本質是“委托客戶管理財務”。基金經理應不斷提高投資能力,為投資者獲得積極回報,而不是盲目擴大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正在授權公開發行業,一些基金公司推出了基金經理“數字人分離”,幫助基金經理分擔工作。例如,匯天府基金最近發布了一段視頻——“基金經理馬翔數字分離探索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會議”。
財通基金表示,借助ASR語音識別分析和NLP自然語意處理,TTS+TTSA語音動作合成、音色克隆等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可以通過數據“喂養”、自主學習等“訓練”逐步完成與客戶互動的路演。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公開發行業來說,往往是緩慢而快速的,只有基金的長期表現優異,規模才能真正實現良性增長。短期規模可以依靠“銷售”,但長期規模只能依靠“管理”。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