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薇萍
全國碳市場網上交易迎來兩周年。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為2.40億噸,累計成交量為110.30億元。17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收盤價為60元/噸。
目前,全國碳市場的參與者仍然是電力企業,擴張的聲音正在上升。《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最近,鋼鐵、石化、建材行業召開了專項研究會議,討論了全國碳市場的相關事宜。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預計將陸續進入碳市場。
上海環境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表示:“過去兩年,全國碳市場整體運行穩定有序,交易價格穩步上漲。交易情況符合全國碳市場的基本定位,價格發現機制的作用初步顯現。”。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副總裁牛韌表示,自全國碳市場啟動以來,上海環境交易所全力配合主管部門推進碳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全面保障碳市場持續穩定高效運行。同時,上海環境交易所依托上海碳市場試點運營,在碳金融產品創新、碳包容性體系建設、碳市場能力建設、碳管理體系推廣等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碳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CCER(國家驗證自愿減排)重啟信號逐漸明確。近日,生態環境部修訂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編制并形成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草案)(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征求公眾意見。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積極穩步推進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盡快啟動全國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為目標。
據報道,生態環境部已組織建立了全國統一的自愿減排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并起草了登記規則和交易結算規則。目前,這兩個系統已經完成了初步驗收,為盡快開始市場提供了可靠的基礎設施保障。
國家驗證自愿減排量是指在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登記系統中注冊的溫室氣體減排量,量化驗證我國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等特定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
上海節能減排中心副總經理齊康告訴記者,考慮到碳市場的第二個性能周期即將到來,管理部門正在加快CCER的推廣,以部分使用新的CCER來抵消性能。齊康表示,新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更強調頂層設計,二是數據質量管理,三是進一步提高效率。
業內人士認為, CCER 系統設計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將資源轉移到低碳高效企業,引導能源結構、工業結構甚至整體經濟結構的綠色轉型,引導高能耗企業減排。
“當前市場需要穩定有效的碳價格來指導未來碳中和的實施路徑。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喬告訴記者。他對全國碳市場的發展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增加市場交易主體。目前,國內首批碳交易系統只包括電力企業,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企業也將參與。與此同時,增加更多的交易者,包括個人和家庭,用適當的產品吸引他們進入碳市場交易。二是充分發揮金融流動性強的優勢,試點碳中和碳期貨、碳期權等相關金融產品。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