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參與者表示,沒有大規模贖回風險
◎記者 張欣然
今年8月,銀行財務管理到期規模達到2.8萬億元,是今年以來單月最高的。
根據廣發證券的統計數據,到期壓力主要來自固定產品,開放規模環比增長5370億元至2.4萬億元,主要是3個月內的短期產品。此外,8月份不合格產品的開放或到期規模為5158億元,是第二季度以來最高的。這部分產品的開放規模可能是財務贖回壓力的主要來源。
許多市場參與者表示,盡管8月份銀行金融管理到期規模較大,但沒有大規模贖回的風險,對債券市場的影響有限。
今年以來,銀行財務管理一直非常重視流動性管理,大規模贖回形成負反饋的概率很低。據中信證券統計,與2022年底相比,今年6月底增持公募基金規模達到1000億元,占2.7%至3.2%。由于去年年底贖回潮負反饋持續,理財機構面臨較大流動性壓力。因此,目前更注重流動性管理。
面對開放贖回的壓力,8月份銀行財務管理規模會發生什么變化?一些受訪者表示,受季節性波動的影響,8月份銀行財務管理規模的增長可能不如7月份,但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宇表示,從規模增長的角度來看,季中月財務管理規模增長往往較小,8月財務管理規模可能主要是穩定的。然而,如果信貸需求疲軟,銀行債務方面的壓力很小,財務管理規模可能會繼續增長,這對中短期債券有利。
一位銀行理財投資經理表示:“銀行理財是購買二級資本債券和永久債券的主力軍。由于其對流動性的高要求,對銀行間存單等短期債券的需求也很大,其需求會影響這些債券的表現。”。
數據顯示,7月份跨季度后,財務管理存續規模反彈,推動財務管理配置力量快速修復,凈購買規模達到4038億元,一度推動銀行間存單收益率快速下降。
中金公司發布研究報告稱,預計8月份銀行財務管理規模將繼續增長,但增長可能會放緩。信用債券的總體需求仍然存在,中短期信用債券的收益率和利差可能保持在較低水平,甚至可能被壓縮,銀行對二級資本債券和可持續債券的需求可能會減弱,其收益率的波動可能會增加。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