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證券時報》 毛軍
本周,在外圍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下,a股整體小幅波動,科技股表現強勁,科技創新50指數先抑后升,全周漲幅超過2%;藍籌股也積極保護市場,上證50指數周線略紅;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數都收出了帶長陰影線的小陰線。
受年底效應影響,日交易一度跌至1.37萬億元,創近三周來最低水平。全周總交易額7.61萬億元,較上周大幅萎縮2萬多億元,這也是“9.24市場”以來最低周交易(全周)。
本周,與上周相比,兩家金融機構的余額略有下降35.2億元。電子行業逆勢獲得了超過21億元的凈融資購買,通信業獲得了近20億元的凈融資購買,醫藥、生物、鋼鐵、房地產等行業也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凈融資購買。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和媒體行業的凈融資銷售額超過10億元。
此外,據Wind統計,電子行業全周凈流入超過525億元,通信凈流入超過314億元,計算機凈流入超過223億元,電力設備、機械設備、汽車凈流入超過50億元。食品飲料行業凈流出近42億元,非銀行金融、交通、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凈流出超過10億元。
芯片行業繁榮程度高
芯片股繼續走強,板塊指數周線連續4個陽。細分銅纜高速連接概念引領,板塊指數全周成交量上漲11.5%,創歷史新高,成交量大幅放大。日成交和周成交都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截至12月20日收盤,神宇股份今年上漲276%,沃爾核材今年上漲238%。精達股份、太辰光、新科材料自低點上漲,均超過1倍。
MCU芯片的概念也連續四周收盤,板塊指數創下近三年半的新高,接近歷史最高點;存儲芯片指數也在歷史最高點附近積累力量,隨時準備突破;汽車芯片、先進包裝、半導體等板塊本周表現良好。瑞斯康達連續5個交易限額,鼎鑫通信連續3個交易限額,瑞芯微、國星光電、實益達、光迅科技連續2個交易限額。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對芯片的需求顯著增加。根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202億美元,同比增長17%;Gartner還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將達到6300億美元,同比增長19%;IDC還預測,2024年半導體市場增長率將達到20%。
芯片行業的繁榮也促進了a股相關公司業績的顯著增長。據Wind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半導體板塊(申萬二級)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0%以上。
此外,芯片行業作為一個典型的強周期行業,一般為3-4年的周期。這一輪芯片行業的上升周期始于2023年,市場普遍預計未來仍有很大的空間。
平安證券表示,半導體行業正處于恢復的最佳時期,月收入繼續創下新高。作為一個典型的周期和創新疊加的行業,半導體在消費電子復蘇和人工智能的創新共振方面迅速改善,特別是存儲和處理器。
人工智能眼鏡概念火爆
本周電子消費概念“V形反轉”,多個細分板塊指數創歷史新高。
人工智能眼鏡板塊指數連續兩天大幅下跌,連續三天大幅上漲,創歷史新高。潤鑫科技今年漲幅高達245%,博士眼鏡、恒軒科技、協創數據、中科藍訊等年漲幅均超過1倍。
無線耳機板塊也創歷史新高,上海貝嶺、元隆雅圖、國光電器等都是近期市場熱門股;AI手機(PC)、小米概念、電子紙、智能穿戴等板塊指數也接近歷史最高點,天鍵股份、星辰科技、麥格米特等多股創歷史新高(復權)。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許多公司已經發布了人工智能眼鏡產品。12月19日,智能硬件品牌閃極技術正式發布了其首款人工智能眼鏡——閃極人工智能“鏡頭”A1。
早些時候,百度的小度技術于11月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配備中國大型模型的本地小度人工智能眼鏡;Meta與雷鵬合作推出了新的限量版Wayfarer智能眼鏡;國內頭部智能眼鏡商Rokid還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AR眼鏡Rokid Glasses。
根據Wellsennnn 2024年全球AR銷量為11.3萬臺,XR數據同比增長16%。預計到2030年,AI+2035年,AR智能眼鏡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AI+AR智能眼鏡最終取代了傳統智能眼鏡,全球AI+AR智能眼鏡銷量將達到14億副,相當于智能手機。
華新證券指出,人工智能眼鏡已成為智能可穿戴市場的新出路,或引領下一代終端革命。人工智能眼鏡不僅具有虛擬視覺增強效果,而且通過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對用戶行為和環境的實時分析,提供更準確、更個性化的服務。隨著成本的逐漸降低,人工智能眼鏡預計將得到進一步的廣泛應用。
券商展望未來市場
廣發證券認為,年底關鍵會議的基調是“非凡的”,新年市場和春季的不安值得期待。多年未見的“雙寬基調”決定了宏觀周期的經濟處于“下行結束至復蘇初期”階段,預期將在2025年長期保持。
渤海證券表示,市場經歷了短期調整,未來將面臨觸底反彈過程。在業績缺乏觀測窗口的階段,流動性是否足以推動主題的全面活動,是市場能否停止下跌和走強的關鍵。在短期內,隨著美聯儲鷹派的聲明和臨近年底,流動性環境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流動性環境在年底前逐漸改善,預計市場將借此機會觸底。相反,如果流動性環境相對緊張,市場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穩定過程。
中泰證券認為,政策預期、監管步伐、房地產市場表現、海外風險或驅動資本四個核心因素。在新形勢下,政策是否有更大的突破將是決定今年下半年市場的最關鍵的變量。股票市場或重要起點是通過各種政策進行預期管理,以提高社會信心或政策層努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各種資本市場政策的支持下,金融監管步伐更加柔和,2025年股市可能呈現出底部上漲和市場活躍的特點。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