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雨琪
隨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的東風,機器人產業鏈最近反復活躍。截至昨日收盤,步科股份、派斯林、秦川機床、恒為科技、新時達、柯力傳感、億佳和、科力爾、龍溪股份等10多只股票漲停,其中新時達、柯力傳感4天3板,派斯林3天2板。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東財機器人概念指數整體上漲26%。
在新聞方面,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政策是有利的。近日發布的《上海市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到,要增加制造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前瞻性地布局人形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等軌道。到2025年,上海新增工業機器人不少于2萬臺,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力爭達到360臺/萬臺。
在最近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機器人峰會和智能經濟人才峰會上,中國機器人峰會專家委員會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應用市場和最活躍的國家,工業機器人消費連續九年位居世界第一。
機構最近聚集在一起研究機器人產業鏈上市公司。根據Choice數據,近一個月來,46家相關公司接受了機構調查。其中,龍頭股匯川科技接受機構調查551次,中大力德接近200次,申浩科技、埃斯頓、博實等60多次。
招商證券表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AI+“終極應用。預計2021年至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1%,智能制造、智能服務、人機合作等應用場景廣泛。
在產業鏈方面,平安證券認為“零部件第一”,上游核心部件環節是人形機器人產業著陸的重要保證,預計將率先受益于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目前,伺服系統和減速器環節受益于人形機器人軌道的高度確定性。
東方證券還認為,隨著國內機器人行業的政策支持和特斯拉Optimus等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的加快,預計一些在機器人領域有相關布局的零部件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
蘇州證券表示,工程師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動生成代碼指令來完成機器人功能的開發和調試,并通過日常對話來指揮機器人。在工業領域,機器人是未來10年最重要的機會之一,可以直接與人類對話,加快應用實現和潛在應用領域的滲透。
在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中,東吳證券建議從三個方面進行布局:一是上下游整個產業鏈的布局,應對可能出現的產業模式差異化;二是國產化率低、壁壘高的環節,如大六軸、汽車3C、焊接;三是規模不斷擴大,有望迎來盈利能力上升的領域。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