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遠飛
同濟科技最近因兩位股東的突然困難而陷入了“內斗”糾紛。上海量鼎工業發展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企業)(以下簡稱“量鼎工業”)不僅指責管理層“吃舊資本”,而且計劃繞過董事會和監事會組織臨時股東大會,“換血”公司管理。
面對二股東的“逼宮”,大股東上海同楊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同楊”)的態度是什么?近日,上海通陽獨家回應《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溝通渠道始終暢通,量鼎實業對上市公司的指控不客觀。兩名股東于2023年4月和6月進行了兩次線下會談。同濟科技還表示,希望股東放棄非理性的“反對”做法,對公司的戰略和發展提出具有重大意義的具體計劃。
二股東指責“一股獨大”
2021年,上海同陽、量鼎實業成為同濟科技第一、第二大股東。目前,上海同陽持有同濟科技23.38%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楊浦區國資委。量鼎實業持有同濟科技13.60%的股份。
今年6月20日晚,同濟科技宣布,量鼎實業計劃于7月7日召開并主持2023年同濟科技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股權登記日為6月29日。
這是量鼎實業在5月份大股東主導的董事會拒絕向年度股東大會提交16項議案后進行的最新反擊。擬于7月7日將16項提案提交臨時股東大會審核,其中同濟科技現任董事長余翔、總經理羅俊軍等4名董事、2名監事提出罷免,推薦6名董事和2名監事。此外,量鼎實業繼續向全體股東征集上述16項議案的投票權。
在公告中,量鼎實業言論激烈,認為董事會管理和經營能力明顯不足,消極不作為,“吃歷屆經營管理留下的舊資本”,導致公司業績嚴重下滑;未組織公司管理層形成有效實施的戰略規劃,導致公司戰略發展方向不明,同濟科技無法真正回歸“科技”屬性。
此外,量鼎實業還提出,上市公司的治理存在缺陷。大股東堅持“主導”思維,內部控制問題突出,損害了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
大股東反駁指責
上市公司首先表示不同意量鼎實業的指責。同濟科技回復采訪函稱,除員工監事外,公司董事、監事由股東大會選舉,無內部控制問題;公司董事會有三名獨立董事,監事會有一名員工監事,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工作制度、相關交易制度等,可以通過相關制度和獨立董事行使職權,保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不損害公司和其他股東的權益。公司最大股東依法持有公司23.38%的股權,持股比例不超過30%,不存在“一股獨大”的情況。
上海通陽也認為沒有主導地位。上海通陽回復說,作為同濟科技的最大股東,公司始終尊重和維護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中小股東,愿意與其他股東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的發展,保護全體股東的利益。在此基礎上,公司與股東之間的溝通之門始終開放。
同濟科技回應稱,根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單一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股份比例在30%以上的公司,應當采用累計投票制度,并在公司章程中規定實施細則。截至目前,單一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股份比例不超過30%,《公司章程》關于選舉的規定符合上述規定。
上海同陽表示,同濟科技目前的治理機制延續了大股東變更前的安排,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上市公司治理標準,多年來運行良好。
線下會談已經舉行了兩次
在與量鼎實業的溝通中,上海同陽表示愿意與股東就上市公司的戰略、發展和治理進行溝通,希望與其他股東共同授權,促進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上海同陽還透露,2023年4月和6月,積極協調與量鼎實業的溝通,進行了兩次線下會談,溝通渠道始終暢通。
上海通陽表示,量鼎工業對上市公司的指控并不客觀,盲目反對和完全否認只會影響上市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損害上市公司和全體投資者的根本利益。與上市公司的現有優勢和現狀分開談論發展既不科學也不現實。到目前為止,量鼎工業還沒有收到對公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建設計劃。
同濟科技也表達了類似的態度,并表示歡迎各方股東積極提出有利于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公司一直與量鼎實業方保持正常溝通,積極協調與控股股東的溝通。公司已就未來的戰略和發展征求第二大股東的意見,但尚未收到建設性的意見或計劃。
同濟科技還表示,第二大股東否決相關議案將影響上市公司的正常運營,可能損害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的根本利益。希望股東在保護全體股東利益、尊重上市公司優勢和現狀的基礎上,放棄非理性反對的做法,對公司戰略和發展提出具有重大意義的具體方案。
記者將進一步關注此事的后續發展。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