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高效便利、穩定透明、交易成本低廉等優勢,債券ETF正逐步受到市場認可與青睞。據Wind統計,截至2023年上半年,國內已上市的債券ETF共18只,且今年以來多只債券ETF流動性提升,日均成交額、日均換手率均有明顯增長。在此背景下,“ETF大廠”華夏基金不斷加快布局步伐,近日發布公告:華夏上證基準做市國債ETF(認購代碼:511103,基金代碼:511100)自12月4日起至12月6日(含當日)公開發售。
華夏上證基準做市國債ETF標的指數為上證基準做市國債指數,該指數選取上交所基準做市品種名單范圍內的全部國債作為成分券,具體從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等期限的國債中分別選取最新上市的兩只債券。
據Wind及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23日,上證基準做市國債指數目前成分券數量為14只,均為關鍵期限國債,涵蓋短、中、長、超長期限國債,整體久期5年,偏向綜合性的中期國債指數。同時,標的指數成分券市值高達3.4萬億,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但所有國債均可以轉托管至交易所上市。
雖然不少投資者對于債券ETF還比較陌生,但其實這一投資品種具有不少優勢。如與股票ETF 相比,債券ETF具有四大突出特點。一是債券ETF在二級買賣與申贖時均為T+0交易;二是利率債ETF可用于高比例質押融資;三是由于投資單個債券的門檻比較高,債券ETF多采用抽樣復制方式,使得組合在久期、靜態收益率、期限分布上和指數整體保持一致;四是債券ETF的交易免傭金、印花稅和過戶費。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股票ETF豐富的交易策略,債券ETF的核心在于要解決底層資產流動性缺失的問題。同時,與場外債券指數基金相比,債券ETF還具有申贖效率更高、交易更便捷、持倉信息透明、納入交易所質押券、交易成本低的優勢。
此次發售的華夏上證基準做市國債ETF聚焦于國債這一特定細分市場,產品底層券種特征和風格清晰,可以分散因流動性風險、基本面風險造成不同期限債券調整的風險。同時,指數每個月定期調整持倉,實現新老換券,免除投資者自行選券、換券的繁瑣操作。此外,其底層資產清晰、可投資產明確,在授權計量法中占據明顯優勢,可滿足銀行資本新規穿透要求,并且降低了交易門檻,提高資金效率。
公告顯示,華夏上證基準做市國債ETF擬任基金經理為文世倫,他是北京大學學士和香港中文大學碩士,長期從事利率債投研工作,具備管理規模較大投資組合的豐富經驗,對宏觀經濟形勢、政策變化等有獨到見解,市場敏銳度較高,能較好把握因宏觀經濟變化帶來的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拐點。
文世倫所在的華夏基金固定收益部,在業內頗負盛名,憑借長期出色的業績表現,規模位居行業前列。據Wind、銀河證券及華夏基金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華夏基金有14只固收產品(含被動固收產品)排名位居近一年同類前1/4,14只固收產品位居近三年同類前1/4,同時5只產品獲銀河三年期五星評級產品,4只產品獲銀河五年期五星評級產品,同期公司貨幣、固收公募產品97只,總規模達6521.04億。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