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禾蛙訪談欄目《禾禾同學會》對話正德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CTO吳正剛,這位兼具技術背景與創業基因的行業革新者,以其跨界經歷為樣本,揭示了從業者應對變革的核心能力與行業生態建設新路徑。
01 從跨界到無界,助力從業者加速躍遷
一路走來,吳總的職業經歷可以用“跨界實踐-創業積淀-價值探索”來劃分。畢業即跨界。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吳總,唯一一份傳統意義上的工作經歷是在安徽某頭部招聘平臺做銷售崗。因為懂技術,他與客戶溝通時往往直擊要點,更容易開單。僅一年時間,他便從基礎銷售連續晉升為部門老總,這也為他的后續創業積累了首批資源。
緊接著,吳總開啟了在多領域的并行創業,射手座旺盛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也得以滿足。令人嘆服的是,他初期創業的公司仍有多家存活至今。被問及為何干一行成一行時,吳總表示,公司從0-1的創業階段需要更多的是開放與創新,至于從1-N,那就“選對人,陪跑成長后讓出空間”。
多段成功創業為吳總積淀了充足的經驗。懷揣熱忱,他就此開啟“賦能他人”的價值探索,從“自己成功”走向“幫助更多人成功”。
而比起企業管理者,他更關注個體從業者在職業成長中的真實困境。在他看來,從業者群體往往面對更多困難。以職業教育脫節為例,大量年輕人陷入 “畢業即失業” 的尷尬處境。吳總洞察到國內職業教育背后潛在市場,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通過“職場手藝人帶教高校學生”的模式,孵化數千名自由職業者,幫助了眾多三本院校乃至大、中專的學生實現從課堂到職場的技能銜接。
現在,吳總回歸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為行業賦能。他加入正德人力,負責數字化產研、業務創新、孵化投資等模塊,為組織搭建、陪跑團隊。同時繼續創業之路,打造拓寬人脈圈層的產品“寬脈名片”,成為更多招聘從業者的“引路人”。
這一切,正如“箭長”這個稱號所描述的,以“一箭穿心”般敏銳洞察從業者所面臨的困境;并以極強的目標感和穿透力,幫助更多人力資源服務從業者探明前路,撥云見日。
02 應對不確定,在變革浪潮中找尋穩定錨點
從一開始的Chatgpt到DeepSeek,諸如AI等新技術的出現,在給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從業者們帶來便利的同時,焦慮的情緒也隨之蔓延——“我的價值會被算法取代嗎?”
在吳總看來,AI并不是敵人,它的本質是“效率平權”。AI或許能用1分鐘完成人類1小時的標準動作,但無法復制人對復雜關系的洞察、對隱形需求的穿透。因此,從業者們需要加強共情能力、專業認知能力等。
可行業永遠在變動,昨天是招聘平臺的誕生,今天是AI技術的賦能,明天可能是更多我們無法預知的技術或者行業變化,是否有哪些共性的技能能夠幫助我們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實現突圍?
對此,吳總分別向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個體從業者和機構提出建議。
對從業者而言,尋找確定性就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底色的稀缺性,從底層技能出發構建應用技能、人脈,甚至構建思維方式。他以高敏感為例,招聘顧問們可以利用自己的高敏感,于細微處洞察出客戶與人選的真實需求。有些特質并非一定是缺陷,人也未必需要打破自己的舒適區。當你認可自己的底色時,方能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認可,而非被他人定義。
機構同樣如此,作為招聘機構管理者需要打牢基礎,如梯隊建設、管理儲備等。在吳總看來,身處一個遍地都是機會的時代,管理者們很容易偏向機會主義,在抓取機遇中迷失方向。因此也更需要注重團隊的內部構建,因為團隊打磨>短期紅利,團隊內部打造完善時,機構也將會更容易抓住未來的機會。
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唯有夯實根基,方能更加從容地面對行業變遷。
03 價值鏈接,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共生成長
筑牢根基是抵御風險的前提,但“向內扎根” 與 “向外鏈接” 從來不是單選題。身為安徽區域頭部機構的正德人力顯然深諳此道,選擇擁抱禾蛙招聘合作做單平臺,與更多行業伙伴內外融合、協同做單。通過釋放不適配項目、承接優質需求的雙向協作模式,正德人力同時以發單方和接單方的雙重身份,通過禾蛙提升營收。吳總指出,這種彈性的組織協作模式,在為雙方提效的同時,也會讓招聘機構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談及長遠布局,吳總將視角投向個人從業者,他們同樣需要向外鏈接、向上生長的破局支點。基于此,吳總將過往沉淀的經驗想法付諸實踐,打造能夠拓寬人脈、鏈接價值的“寬脈名片”。寬脈名片上聚合了各行各業的資深專家,構建高價值人脈圈層,并發揮橋梁的價值,為相關從業人員的轉型換道提供機會。在人脈流動中,更多從業者實現自我提升。
展望行業未來,吳總認為,聚焦高端人才招聘或基礎崗位招聘,將成為機構的主要定位。在此背景下,從業者在堅守個體差異化優勢的同時,主動接入平臺生態,將成為重要機會點。
作為行業內產業互聯平臺,禾蛙正致力于構建共生生態。除招聘機構外,獵頭顧問、BD顧問、有招聘服務經驗的個人從業者等個體,均可通過禾蛙協作交付項目。此外,禾蛙還從多角度為生態伙伴賦能。在資源端,提供商機支持;在技術層面,自研AI工具,如AI職位澄清助手、CV小蛙、禾蛙閃鏈等,助力伙伴提效與資源管理;在用戶體感這種軟性層面,持續優化平臺服務,以蛙貝信用體系貫穿生態資源,提升用戶體驗...
我們期待能為行業伙伴構筑“鏈接” 橋梁,創造價值網絡,在共生共榮中解鎖更多可能性。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個體在向外鏈接中探索成長通道,當組織在雙向協作中,每一位生態參與者都將綻放出超越個體的持久生命力。而這,正是禾蛙始終希望的:讓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下的每位參與者,都能找到適宜的生長姿態,在行業更迭中生生不息,保持向上的力量。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