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節風簡介
腫節風,別名草珊瑚、九節茶、九節風等,是金栗蘭科植物。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江西、云南、廣東、廣西、四川、福建、貴州、浙江、海南和安徽等地區,主要生長于海拔420~1500m的山坡、溝谷林下蔭濕處。腫節風富含黃酮類、香豆素類、有機酸類等功效成分,能清 熱涼血、活血消斑、祛風通絡,具有抗炎鎮痛、抗腫瘤、抗菌等多重功效,素有“中藥抗生素”的美稱,同時還有調節機體免疫的功能,含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因其具有安全性高、療效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醫學治療中。
·研究方法
98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實驗組應用腫節風膠囊1.05g/次,3次/d口服;奧美拉唑20mg/次,2次/d口服。對照組應用阿莫西林0.75g/次,3次/d口服;雷尼替丁0.15g/次,2次/d口服;奧美拉唑20mg/次,2次/d口服。42~50d為一療程。
·療效判定
痊愈:用藥后癥狀體征消失,胃鏡檢查潰瘍愈合,血HP轉陰。
有效:癥狀和體征好轉,胃鏡檢查潰瘍愈合70%以上,血HP轉陰。無效:癥狀和體征好轉不明顯,胃鏡檢查潰瘍愈合均為40%以下且 HP無陰轉。
·研究結果
實驗組:痊愈37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為92%;4例無效,均以病程時間過長,2例為幽門管潰瘍,2例為十二指腸球后部潰瘍患者,全部患者無1例因嚴重不良反應中途停藥,無明顯過敏及其它不良反應。
對照組:痊愈31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為79?2%,無效10例,無效病例均因病程過長,6例為胃幽門管潰瘍,4例為十二指腸球后部潰瘍;10例中有4例因皮膚過敏、白細胞減少而中途停用阿莫西林治療。
·結論
潰瘍為臨床多發病,常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并發癥。近年來胃潰瘍轉變為胃癌者有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呈年輕化狀態。嚴重影響和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過去潰瘍病多采用頭孢類、氨基糖甙類、H2受體結拮抗劑、抗酸劑、質子泵抑制劑等多種藥物聯合應用,療程較長,不良反應較多。
腫節風含有延胡索素、乙酸芳樟腦、琥珀酸、異白臘樹定、香豆精、黃酮甙、蹄粒天籃素等中藥成份。1ml中含反丁烯二酸(C4HO2)不少于30mg(抗菌消炎作用不少于60或120mg)。具有鎮痛,促進潰瘍組織的修復愈合等功能,故對潰瘍病中的致病菌幽門螺旋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其消炎止痛作用還可緩解潰瘍病引起的疼痛。而腫節風的免疫調節和抗腫瘤作用還可提高潰瘍病患者的抵抗力和預防潰瘍病向腫瘤轉變的作用。
綜上所述,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行兩藥之間的優勢互補之功效。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對胃的腐蝕刺激作用。有利于腫節風加速對潰瘍的促進愈合作用。而腫節風強力 殺菌作用又可減少應用奧美拉唑后胃酸減少導致的細菌生長的不良反應。兩藥均可口服,應用方便,優于其它藥物,療效較為滿意。
參考資料:謝正凱等,腫節風膠囊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潰瘍病臨床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09,8(30):77-78.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