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兒童腺樣體肥大臨床診治管理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專家共識》)啟動會在上海召開。《專家共識》旨在推動我國兒童腺樣體肥大研究的進展,促進兒科醫學交流合作,提高兒科醫生的診治水平,從而提高腺樣體肥大臨床診治的規范性。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許政敏教授、山東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張建基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付勇教授、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編輯部吳洋意等十余位專家參加啟動會。
腺樣體肥大是兒童的常見病,也是兒童和青少年上氣道阻塞的最常見原因。薈萃分析顯示,兒童腺樣體肥大患病率高達34.46%。由于腺樣體所在部位與耳、鼻、咽喉毗鄰,腺樣體肥大可加重或導致多個合并癥,給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例如,腺樣體肥大可堵塞咽鼓管而引起中耳炎,造成聽力下降和耳鳴;堵塞后鼻孔可導致鼻塞,出現鼻竇炎;腺樣體肥大還可因阻塞上氣道而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出現打鼾、張口呼吸等癥狀,進而導致兒童頜面部發育畸形,出現腺樣體面容,長期缺氧還可導致患兒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生長發育緩慢等。
當前,腺樣體肥大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主要通過糖皮質激素、脾氨肽口服溶液等藥物進行治療。有研究表明,脾氨肽口服液聯合口服氯雷他定和等滲海鹽水洗鼻治療過敏性鼻炎合并腺樣體肥大患兒,相較于僅用口服氯雷他定和等滲海鹽水洗鼻,能顯著縮小腺樣體、改善張口呼吸和睡眠不安等情況,同時能顯著減少中重度肥大患兒比例,減低手術風險。針對出現反復感染、發燒、持續性耳部問題等嚴重癥狀或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則需采取手術治療,進行腺樣體切除。
盡管兒童腺樣體肥大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但對于其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共識尚不夠明確,存在著診斷標準不一、治療方案多樣、療效評估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部分專家認為,腺樣體在人體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規范化的藥物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應嚴格把握手術指征,先進行保守治療,癥狀嚴重或經保守治療無效的,再考慮手術治療。但也有部分專家認為,保守治療起效慢、療程長,應及時手術治療為主。
什么情況適合保守治療?什么量化指征下需要手術治療?為了規范兒童腺樣體肥大的診療,啟動會圍繞腺樣體肥大的解剖及病理生理、診斷、治療指征等內容開展了深入交流和討論,并將結合臨床專家意見進一步進行修改和補充。據悉,《專家共識》計劃于2025年正式發布,期待《專家共識》的發布和推廣能進一步規范腺樣體肥大臨床工作,提高我國兒童腺樣體肥大診治水平。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