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縣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瀕臨南黃海。舊時,農戶多是單家獨戶分布于大田之中,連同周圍的農田構成一個小農經濟單元,住宅四周多栽植竹林或叢生蘆葦,雞群可覓食到充足的動物性飼料和青綠飼料。狼山雞產地所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之過去如東農民居住分散,家前屋后蘆葦叢生,溝渠環繞,為理想的放牧場所,這些生態環境對狼山雞的形成與純化起了特有的作用。
如東縣的氣候屬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受海洋的調節和季風環流影響,一年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量1036.2mm,全年日照為2050.5小時,全年平均無霜期223天,是非常適于人類生活和作物生長的地區,這些條件對形成具有優良品質和獨特體型外貌的狼山雞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狼山雞的歷史變遷中,如東民俗對狼山雞的選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對純黑羽毛的選擇就是因農家忌諱紅羽為火災的征兆,而視純黑為吉祥,漁民出海時用純黑的大公雞祭祀,體格碩大的黑羽紅冠雞視為大吉大利,這一習俗促進了群眾性的狼山雞的傳承。如東海產豐富,貝殼俯拾皆是,礦物質飼料比較豐富,如東漁民將文蛤等貝類產品的貝殼粉碎加工后給狼山雞采食,在放牧場所雞群能夠覓食到豐富的青料及昆蟲等動物性飼料,而且如東農作物產量較高,農家習慣使用玉米、大麥等谷物喂雞,這些特殊的食物來源為狼山雞獨特品質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歷史淵源
早在一千多年前,如東從大海聚沙洲成陸,先民們在海洲墾荒煮鹽,狩獵捕魚,放養家禽家畜,一種黑雞開始走進先民們的庭院、飯桌。當然,那時還不叫狼山雞,人們以地名冠之:“岔河大雞”、“馬塘黑雞”,直到1872年在南通狼山附近引入國外后才得名為“狼山雞”。狼山雞曾先后被傳入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1883年被列為國際標準雞種,在英國“家禽展覽會”上展出時獲得了金質獎章,參與育成了“奧品頓”、“澳洲黑”等國際知名雞種,成為聞名世界的雞種。
對于“狼山雞”名字的由來,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1872年,一艘英國商船停泊在南通狼山附近,正值中午時分,岸邊不時飄來一縷縷清香,炊事員一打聽,才知道是農家養的黑雞做的菜,就從農家買了一些。烹飪后,湯汁清澈,肉質細膩,咸香可口,船長如獲至寶,將剩下的幾只帶了回去,由于忘了問叫什么,只知道是從中國南通狼山附近買來的,便稱為“狼山雞”。
如東狼山雞
狼山雞,原產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是我國著名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優質雞種,亦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中國綠色食品,如東縣旅游推薦商品等。其特點為頭昂尾翹,體似馬鞍,呈“U”形;單冠直立,有5~6個冠齒;耳垂和肉垂均為鮮紅色;喙黑褐色,尖端顏色較淡;黑色被毛緊密、有光澤;皮膚為白色,潔白屠體帶灰黑色脛為其特異標識;胸部肌肉發達,脂肪分布均勻,燒煮后胸部肌肉分解程度較大,產生的鮮味物質非常豐富,因而肥嫩鮮美。
(2022年10月,如東狼山雞、如東狼山雞蛋分別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狼山雞有著形美體壯、黑羽紅冠、白皮青腳的品種特色和蛋白質、氨基酸、肌苷酸含量高,腹脂含量低的品質特征,代表性菜肴為為收入《中國名菜譜》的清燉狼山雞及紅燒狼山雞。2020年9月,“如東清燉狼山雞”獲評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商務廳聯合頒發的“江蘇省百道鄉土地標菜”榮譽稱號。2022年10月,如東狼山雞、如東狼山雞蛋分別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狼山雞在南通地區早已家喻戶曉,現已是人們餐桌上禽類菜肴的上品。在秉承狼山雞獨特品質的同時,引入現代化、科學化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以市場需求為研發導向,以科研院所為技術依托,研發了如東狼山雞風雞、燒雞等狼山雞深度加工產品。風雞是選用150日齡的優質狼山雞公雞,經過7天自然風干、15分鐘低溫煮制、121度高溫殺菌等15道工藝流程加工而成,做成后風雞手撕成絲,絲絲入口,口感醇香;燒雞是選用 150日齡的優質狼山雞母雞,經過1小時低溫鹵煮、121度高溫殺菌等15道工藝流程加工而成,做成后的燒雞皮香肉爛,肥而不膩,入口酥軟,脫骨有余香。2021年,《不靠風的風干雞》、《揭秘不用風的風干雞》分別在央視農業農村頻道、南通市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播出,“如東狼山雞風雞”在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榮獲江蘇休閑旅游農業創意精品金獎。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