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夏子航
在地中海沿岸的埃及阿拉曼新城和廣闊的沙漠中,中聯重科的各種“極光綠色”設備特別明亮;在印度班加羅爾地鐵建設項目中,鐵路建設重工的“地下龍”-四臺盾構機集體派出;“三一”機械設備隨處可見,如贊比亞非洲最大的銅礦盧姆瓦和莫桑比克的馬普托跨海大橋。
這些只是縮影。
“中國的工程機械設備已經出口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在過去的10年里,變化尤其明顯,逐漸從‘出口’到‘整合’,從‘出海’到‘扎根’。”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副總經理吳偉恒作為一線見證人,深受感動。”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的海外收入和訂單翻了一番。”
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化,東南亞、非洲等地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明顯加快,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三一重工、柳工、山河智能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積極出海,融入并扎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建設。
在橋梁道路建設、隧道開采等基礎設施項目中,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導者“無所不能”,推動當地逐步“改變舊面貌”。同時,他們還直接參與水源工程等惠民項目,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培養當地管理和工人,堅持本土化發展,“教人釣魚”。
“一旦我們進入海外市場,讓客戶有機會了解中國制造的建筑機械,它將很快在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非洲等當地市場傳播。我相信,中國建筑機械設備的市場份額將在未來幾年保持快速增長。”一家領先的建筑機械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上海證券報》。
“一帶一路”展示了你的手
6月中旬,中聯重科最新的中東定制拖泵在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綜合體項目上交付。因此,中聯重科各類混凝土機械、塔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齊聚一堂,建設火爆。
埃及阿拉曼新城是2030年當地規劃中的重要戰略城市之一,未來將建成埃及的“夏都”。超高層綜合體項目作為阿拉曼新城建設的起點和中心,包括一座高約300米的多功能標志塔T01、4座高約200米的超高公寓樓和一些市政項目。T01標段主塔建成后,將成為非洲最高的全鋼筋混凝土超高層住宅。
“項目施工方選擇中聯重科作為主要混凝土設備供應商,簽訂了泵車、攪拌機、拖泵、攪拌站等成套設備采購協議。項目混凝土總量約40萬立方米,其中約70%由中聯重科混凝土設備生產泵送。”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3月,印度班加羅爾地鐵項目第四臺盾構機成功出洞,幫助隧道全線貫通。
班加羅爾地鐵被認為是地質上最復雜的盾構隧道之一。盾構機需要穿越軟硬復合地層和大量孤石,巖石強度高達150兆帕,部分區間埋深,多次穿越古建筑。
“這意味著鐵建重工出口印度所有四臺盾構機都成功應用,也意味著中國自主生產的盾構機批量應用于南亞地鐵工程。”鐵建重工相關人士表示,在挖掘過程中,鐵建重工盾構機“URJA“日進尺冠軍”和“月進尺冠軍”,盾構機“VINDHYA出洞后15天內完成二次開始,成為“二次開始冠軍”。
進入非洲市場后,三一重工的設備參與了南非世界杯場館、贊比亞盧卡薩卡國際機場、安哥拉最大水利項目卡卡水電站、莫桑比克馬普托跨海大橋等許多重大非洲項目的建設。
三一礦挖掘機、礦用車等。在剛果(金)的世界級銅鈷礦中隨處可見。目前,三一挖掘機產品在當地的整體市場份額超過30%。
“非洲路況不好,室外溫度全年高達60℃。我們提高了出口到非洲的產品的適應性。例如,出口到南非的三一汽車起重機、前起重機等設備需要通過南非當地的負荷測試,礦山上使用的挖掘機也配備了自潤滑系統。”三一重工相關人士表示。
融入并扎根于當地市場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春欣表示,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海外目標市場,都要堅持“技術是根,產品是基礎”,做好產品贏得市場認可;同時,要用地球村的思維做好海外運營布局,“越本土化、越國際化”。
20世紀末,中聯重科產品出口埃及等國。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聯重科繼續通過海外并購、綠地建廠等方式走出資本、文化、管理和產能。自2001年以來,中聯重科先后收購了英國Powermole、意大利CIFA、德國M-TEC、裝備制造行業的優秀公司,如荷蘭Raxtar。自2015年以來,中聯重科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核心,加快對白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戰略性新興市場的投資,建設本地化制造集群。
目前,中聯重科全球本土化員工超過2000人,產品和服務覆蓋七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山河智能相關人士表示:“僅僅依靠產品出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融入和扎根當地,才能真正實現國際化。”。
目前,山河智能在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設立了15家子公司,設立了100多家代理商和多個二級、三級配件庫。外籍員工占40%以上,成立了包括本地員工在內的銷售服務團隊和海外中心數據庫,建立了24小時運營的客戶服務中心。
緊跟國家步伐,三一集團(以下簡稱“三一”)立即成立了“一帶一路”項目部。在過去的10年里,三一不僅實現了產品的加速,也扎根于“一帶一路”。
2022年8月,第一臺SY215CKD挖掘機在三一印尼“燈塔廠”下線,標志著三一第一家海外“燈塔廠”建成投產,主要生產13噸至55噸東南亞市場挖掘機,一期規劃年產能3000臺。此外,三一還將依托這家“燈塔廠”,在當地建設培訓中心,幫助提高當地制造水平。
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未來,三一將以這家‘燈塔工廠’為模板和藍圖,迅速在公司內部推廣復制,再建10家國際‘燈塔工廠’。”。
在非洲,三一在30多個國家設有常駐分支機構,優質代理商30多家,服務網點90多家,設備遍布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三一自有人員本地化率超過50%。三一技術人員在參與大量當地項目建設的同時,多次組織各種培訓,與當地分享先進技術,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懂管理、懂技術的人才。與此同時,許多非洲學生也選擇在三一工程學院學習工程機械和制造。
目前,三一已在非洲深耕20年,在非洲累計銷售收入近170億元,設備數量超過1.8萬臺。
國際化加速工程機械行業
一家領先的建筑機械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建筑機械行業的實力和品牌大大提高,“下一步,中國領先的建筑機械企業國際化將進入新階段,海外收入比例和規模將迅速提高,這是產業鏈的共同方向。”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470.33億美元,同比增長24.6%。其中,出口額達到443.02億美元,同比增長30.2%,在2021年創紀錄。
今年1月至4月,中國工程機械進出口總額為171.12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總額為162.68億美元,同比增長30.5%。
國際化正成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新增長點。
2022年,三一重工海外市場收入365.7億元,同比增長47.2%,總收入占45.7%,同比增長22.3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海外主營業務毛利率穩步上升,2022年達到26.4%,首次超過國內市場24%。
三一集團表示:“從2020年到2022年,三一集團在非洲市場的業務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5.3%,累計非銷售額超過60億元。”。
星邦智能董事長劉國良說:“星邦智能成立的第一年就成立了國際營銷部。國際市場一直是公司發展的重點市場。2022年,公司海外銷售占30%。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2025年海外銷售占50%以上,2028年海外銷售占70%以上。”。
山河智能國際市場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去年,工程機械出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國際市場總年收入約占公司總收入的40%,創歷史新高。”。2023年,公司出口仍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第一季度出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4%。
今年5月,劉工董事長曾光安表示,過去幾年,劉工實現了國際業務的一次又一次飛躍。2022年,劉工海外銷售收入超過80億元,占海外收入的3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劉工海外銷售額創歷史新高,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0%。
再看中聯重科,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99.92億元,同比增長72.6%;海外收入占總收入的24%,同比增長15.38個百分點。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23%。
未來幾年將被視為中聯重科國際化的關鍵時期。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海外收入將占中聯重科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