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實現“雙減”,有效抑制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防沙法律法規體系日益完善,綠色效益顯著,創造了“三北精神”,樹立了國際生態治理模式。實踐證明,黨中央關于防沙,特別是“三北”等工程建設的決策是非常正確和有遠見的。中國走出了符合自然規律和國情的中國特色防沙道路。
習近平指出,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重大生態問題。中國是世界上最嚴重的沙漠化國家之一。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區,沙漠化地區與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居民區高度耦合。荒漠化、風沙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態災害,制約了三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挑戰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目前,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改善、改善、加快”的良好趨勢,但沙化土地面積大、分布廣、程度重、治理困難的基本面尚未從根本上改變。在過去的兩年里,受氣候變化異常的影響,中國北方的粉塵天氣數量增加了?,F實表明,我國荒漠化防治和防沙工作形勢依然嚴峻。要充分認識防沙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重復性和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地位,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
習近平強調,2021年習近平強調-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設期,是鞏固和擴大防沙防治成果的關鍵時期,是促進“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全面、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堅持山、河、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防沙為主要方向,以建設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為根本目標,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類實施政策,加強統籌協調,突出重點治理,調動各方積極性,力爭在10年左右打“三北”項目,把“三北”工程建設成功能齊全、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和生態安全屏障。
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系統觀念,扎實推進山、河、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調森林、草原、濕地、沙漠的生態保護和恢復,加強沙、水、山的協調管理,努力培育健康、穩定、功能齊全的森林、草原、濕地、沙漠生態系統。加強區域聯合防治,打破行政區域邊界,實施沙漠邊緣和腹地、上出風口和下出風口、沙源區和路徑區的總體規劃,建立點、線、面相結合的生態保護網絡。優化農林牧地利用結構,嚴格控制土地空間使用,留出必要的生態空間,保護來之不易的草原和森林。
習近平強調,要突出治理重點,全力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以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賀蘭山為重點,全面實施區域系統治理項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護和修復河套平原、河流、湖泊、濕地和天然草原,提高防沙和水源保護能力。要全力打好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科學部署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河西走廊要全力以赴-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全面密封和保護祁連山、天山、阿爾泰山、賀蘭山、六盤山等地區的天然林草植被,加強退化林和退化草原的修復,確保沙源不擴散。
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科學治沙,全面提高沙漠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要合理利用水資源,堅持以水定綠、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以水資源為最大剛性約束,大力發展節水林草??茖W選擇植被恢復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的類型和密度,堅持喬灌草的結合,打造防風固沙林網、林帶、防風固沙漠鎖邊林草帶。因地制宜,科學推廣應用有效治理模式。
習近平強調,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積極參與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重點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支持“一帶一路”國家荒漠化防治建設,引導各國開展政策對話和信息共享,共同應對沙塵災害天氣。
習近平最后強調,實施“三北”項目是國家重大戰略。要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中央統籌、省總責任、市縣落實的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機制,加強協調合作,統籌指導和推進相關重點工作。完善“三北”項目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體系,建立穩定可持續的投資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保持戰略決心,把藍圖畫到底,一個接一個,堅持推進“三北”等重點工程建設,在中國北方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陪同考察并出席座談會。
李干杰陪同他參加研討會,何立峰陪同他參加研討會。馬興瑞、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省、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研討會。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