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周高位振蕩后,1月4日,碳酸鋰期貨再次迎來持續下跌態勢。截至1月5日,主力合約LC2407再次跌破100000元/噸,下跌5.01%,報收98650元/噸。
“從基本面來看,主流大廠基本以長協訂單為主,上游精鋰礦逐日下行,鋰輝石已經跌破1000美元/噸,顯示碳酸鋰上游整體成本中樞繼續下移。此外,期貨近日基差走弱,下游需求轉弱,持貨商出貨積極性偏強,但現貨成交以剛需為主,觀望心態較為濃厚,鋰鹽價格呈現走低趨勢。市場悲觀情緒彌漫,下游接貨積極性不高,多數廠家目前維持消耗庫存狀態,而冶煉廠庫存有所增加,累積跡象明顯。”長安期貨分析師王楚豪認為,從基本面來看,碳酸鋰期貨下跌屬于意料之中。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張維鑫也認為,目前基本面沒有明顯改善,碳酸鋰期貨下跌也是預料之中的情況。“終端需求處于淡季,現貨層面難以獲得支撐,這是下跌的底層原因。從表觀原因來看,近期碳酸鋰的滾動交割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張維鑫分析稱,隨著交割的進行,碳酸鋰將迎來下跌,背后的邏輯是,隨著交割的進行,供給過剩、貨源充足的情況將進一步驗證,而接貨方則需要處理交割品,結果是減少采購需求或增加現貨拋售壓力。“目前市場是弱現實、強預期狀態,價格是否下跌、能跌多少,取決于現貨有多弱,弱現實狀態強化,下跌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張維鑫說。
倉單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碳酸鋰累計注冊倉單為10740手,折合現貨10740噸;累計交割配對6454手,實際產生交割4250噸。從持倉量來看,LC2401合約持倉量減少1688手,至4831手。LC2407合約相對LC2401合約維持升水態勢。王楚豪認為,目前下游需求方對價格的接受度較低,所以碳酸鋰目前行情的走勢是基本面作用的結果。
值得額外關注的是,現貨方面,不同品級的碳酸鋰報價走勢也開始出現分化。據SMM數據,1月5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96500元/噸,較上一個工作日下跌40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均價報89000元/噸,較上一個工作日持平。對此,王楚豪分析稱,在期限套利方面,由于碳酸鋰處于Contango期限結構,市場參與者對于購入工業級碳酸鋰并加工成電池級碳酸鋰進行遠月賣出交割,從而獲取套利有一定熱情,故工業級碳酸鋰現貨的詢價較多,價格較為堅挺。
消息面上,市場對于2024年1月1日起,當前碳酸鋰的暫定進口關稅稅率將由之前的2%降至0的消息較為關注。張維鑫認為,碳酸鋰降稅將有效降低企業進口成本,屬于利空消息,但真實影響程度或有限。據了解,當前我國鋰電池產量在全球占比超65%,新能源汽車產量在全球占比超60%。盡管我國的碳酸鋰需求量大,但碳酸鋰產量也在快速增長,使得我國對海外鋰資源的依存度保持在60%以上。
“我國碳酸鋰進口量大約在月度萬噸級,主要是彌補國內供給不足的部分,在進口價格偏高的情況下,進口量的多少更多依賴于需求。稅率的調整會降低進口成本,必然有利于進口,但2%的稅率調整不足以改變進口價格高于國內價格的現狀。”張維鑫表示,稅率調整更多體現在為企業的減稅降負上,并不會因為價格而刺激更多的進口需求,對進口數量難有明顯影響,不會顯著增加國內過剩壓力。
展望后市,張維鑫認為,未來的博弈點仍然在供給側。“目前市場已有一些鋰鹽項目的減產預期,但尚未大規模鋪開,尚不足以改變供給過剩的格局,判斷價格已見底或將迎來反轉為時尚早。”張維鑫表示,目前來看,一季度需求疲軟,供給端總體向上,過剩壓力較大,現貨價格大概率繼續偏弱,并將拖累盤面繼續下行。不過,碳酸鋰市場劇烈波動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的下跌大概率是緩慢且反復的,探底、筑底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新能源領域長期向好,但去年年末搶裝期結束及今年一季度消費淡季效應,動力電池市場需求轉弱,下游材料廠產量呈下行趨勢,電池廠減產計劃持續,且仍存有一定數量的碳酸鋰庫存,補貨及節前備貨意愿不強,短期需求或繼續走弱。”王楚豪認為,未來走勢依舊偏空。他表示,當碳酸鋰價格降至80000元/噸附近,或將迎來振蕩筑底反彈或平行整理一段時間。
(來源金融界)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