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不足4億,但是凍資金額2013.46億元,這是近日北交所新股云星宇打新的所創造的令人驚嘆數據。
云星宇北交所IPO發行結果近日出爐。共有28.02萬戶投資者參與打新,有效申購數量434.87億股,申購倍數706倍,獲配比例0.14%。由于北交所打新要全額凍結申購資金,此次云星宇2013.46億元的凍資金額創下歷史新高,以1月10日6470億成交金額來看,相當于三分之一的A股成交金額。
根據公告,云星宇本次發行預計募集資金總額3.36億元;若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為3.86億元。該公司將于本周五(1月11日)上市。
北交所新股打新凍資一直在不斷刷新紀錄,自坤博精工以848億元凍結資金量,創下2022年3月以來北交所新高以來,凍資在不斷創新高。11月30日,機科股份凍資金額1181億元,開始突破千萬級別;再到1月11日擬定上市的云星宇,凍資金額為2013.46億元,直接突破2000億元大關。
北交所打新,比拼的就是實力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細則》,其中有兩條規則與散戶打新有關。
一是,投資者應當按照發行人和主承銷商的要求,在申購時全額繳付申購資金、繳付申購保證金或以其他方式參與申購。凍結資金產生的利息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劃入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
二是,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總量大于網上發行數量時,根據網上發行數量和有效申購總量的比例計算各投資者獲得配售股票的數量。其中不足100股的部分,匯總后按申購數量優先、數量相同的時間優先原則向每個投資者依次配售100股,直至無剩余股票。
總的來看,中簽規則以比例配售優先、申購數量優先、時間優先依次排序。這就意味著,中簽結果完全由參與申購資金的分布來決定。若是以第一輪中簽100股計算,根據發行價×100÷中簽率這一公式,近期的多只北交所新股都需要準備百萬的資金參與申購。
在第一輪分配結束后,可能還會剩余碎股。由于碎股遵循資金優先的規則,所有申購者按照申購數量大小排序分配,大資金申購基本是必中,資金體量小的投資者則向后排。
而滬深交易所的打新規則,采取的是新股配號的過程,運氣成分很大,中簽以后才需要履行資金交收義務。
這也使得在北交所打新中簽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成了一場比拼資金規模的硬仗。
凍結金額屢創新高,職業打新資金持續涌入
北交所的打新熱情在持續升溫。
一方面,北交所著力擴大投資者隊伍,在《中國證監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中,不難看出一系列擴大北交所投資者隊伍,增強市場買方力量,改善市場流動性的硬招實招。另一方面,與滬深市場的低迷行情相比,北交所近期在新股表現上表現不俗,上市首日普遍有著不錯的表現。
自去年10月底,阿為特上市首日大漲1008.33%以來,后續發行的10余只新股保持了這股勢頭,上市首日無一破發。具體來看,這些公司分別是并行科技(+51.72%)、立方控股(+108.06%)、美心翼申(+66.60%)、前進科技(+57.11%)、泰鵬智能(+98.86%)、納科諾爾(+17.33%)、坤博精工(+244.46%)、機科股份(+158.75%)、廣廈環能(+78.64%)、無錫晶海(+72.05%)、派諾科技(+114.24%)、靈鴿科技(+139.64%)、西磁科技(+237.45%)、萊賽激光(+172.12%)、捷眾科技(+124.95%)。
可觀的打新收益,使得參與北交所打新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中簽率也能證明這點。12月的5只新股,即捷眾科技、萊賽激光、西磁科技、靈鴿科技、派諾科技中簽率分別為0.07%、0.09%、0.08%、0.06%、0.08%,中簽率均低于0.1%。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很少有如此低的中簽率。據統計,11月的8只上市新股的中簽率平均為0.83%,9月至10月的9只上市新股的中簽率平均為1.05%。
“近期北交所打新凍結資金數額越來越大,這與越來越多投資者參與打新,中簽門檻拉高有關。”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北交所整體行情向好的情況下,進入了打新內卷的狀態,大量低成本職業打新資金將持續涌入這一市場,盲打、頂格打。這使得資金量不占優勢的散戶往往處于陪跑狀態。
但這并不影響投資者的熱情,不少投資者也從考量公司基本面、破發概率的打新邏輯,轉變成了思考如何在較低中簽率的情況下分配好資金,能保證至少中一簽。
自坤博精工以848億元凍結資金量創下2022年3月以來北交所發行凍結資金新高以后,因打新而凍結的資金也在不斷創新高。
11月30日,機科股份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181億元,開始突破千萬級別;
12月5日,廣廈門環能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348億元;
12月12日,無錫晶海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333.8億元;
12月14日,派諾科技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326.39億元;
12月19日,靈鴿科技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309.2億元;
12月21日,西磁科技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491.15億元,又創新高;
12月28日,萊賽激光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529.73億元;
1月5日,捷眾科技首發上市,凍資金額為1427.04億元。
再到1月11日擬定上市的云星宇,凍資金額為2013.46億元,直接突破2000億元大關。
在資金加速流入北交所的同時,是否會讓本來就“頹”了的滬深兩市雪上加霜?不少投資者認為,北交所的百億成交量,和滬深的大幾千億成交量完全不在一個比較水平上,抽血效應有限。
但從屢創新高的新股凍資金額來看,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部分大資金價投人士或選擇拋售滬深兩市的股票,去北交所打新,屬于存量資金的博弈,這也可能促使滬深兩市表現更為疲軟。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上市的很多企業都屬于中小企業,處于成長期,價值波動或是出現破發也并不是罕見之事。當下北交賽道的火爆行情能持續多久,無從知曉。
(來源金融界)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