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賽介紹
AIGC藝術視覺創作大賽頒獎典禮暨AIGC藝術視覺聯盟成立儀式,于2024年11月17日在北京中關村鼎好DH3隆重舉行。
此次大賽由華夏文化促進會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委員會傾力主辦,得到了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的特別支持,并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AIGC藝術視覺聯盟負責承辦,LiblibAI、即夢、鼎好DH3、元美術館、時代美術館、鴻儒智能研習社對本次比賽進行了大力支持。
大賽收到作品300多件,有不少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曲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知名藝術院校的師生,他們以扎實的美學功底和對AIGC技術的創新運用,為大賽帶來了一批富有想象力和沖擊力的優秀作品。同時,眾多AIGC愛好者和技術達人也踴躍參賽,他們憑借對這一新興領域的敏銳洞察和精湛技藝,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藝術作品。以全新的視角和獨特的創意詮釋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的獨特風貌。
二、開幕致辭
大賽組委會發起人王電輕先生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正是科技與生活深度融合的關鍵時刻,自2022年底以來,AI技術浪潮掀起,尤其是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領域,憑借其獨特的魅力和創造力,正在迅速改變人們的創作、表達乃至工作方式。
AIGC技術在提升個人和團隊生產力的同時,也為電商、文旅等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潛力。未來,大賽組委會還將發起"AIGC+文旅"跨界合作計劃,聯合業內領軍企業共同打造沉浸式AIGC藝術體驗項目,并借助AIGC技術優勢為景區定制個性化文創產品,提升文旅IP傳播力和商業價值。
此外,王電輕先生還介紹,大賽組委會將面向AIGC藝術設計領域的初創企業和創新項目提供全方位孵化服務,幫助更多優秀創意設計成果實現產業化發展。
三、AIGC 分享
在這場盛會中,我們榮幸地邀請到了多位領域內的專家學者,他們分別就AIGC技術與文化藝術的融合與發展作了精彩的報告。
華夏文化促進會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委員會的夏光偉主任發表了題為《AIGC - 文化與科技產業融合的新質生產力》的開場演講。他強調了AIGC技術在變革創作方式和推動文化產業進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AIGC降低了創作難度,縮短了創作時間,并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參賽選手們對AIGC的熱枕和探索精神,正是這一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祝愿本次大賽取得圓滿成功,讓我們一同期待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篇章。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的副所長肖藝老師,分享了題為《AIGC藝術本體》的學術報告。肖老師從藝術的角度出發,探討了AIGC技術在藝術創作中的本質作用,藝術與科學雖然在方法和關注點上有所不同,但它們在更深層次上是相互促進和融合的。
著名藝術家吳笛笛老師,為我們呈現了《藝術的抽象感知》的報告。她從藝術家的視角,探討了藝術的抽象路徑及方法。
北京大學漢字藝術中心副主任、新京派十墨之炁墨藝術家于立先生,發表了題為《藝術與AI》的報告。他通過一組包包的視覺盛宴,探討了AI技術如何為藝術創作和欣賞帶來新的可能性。
四、聯盟成立儀式
大會進入了聯盟介紹和宣言環節,聯盟發起人康乃菁首先闡述了聯盟成立的背景,強調了在當前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成立聯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聯盟的三大核心使命:
推動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聯盟致力于成為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橋梁,通過整合資源、促進交流合作,推動兩者的深度融合,以創新驅動文化產業發展。
培養藝術與科技領域的人才:聯盟將著重于發掘和培養藝術與科技交叉領域的人才,為他們提供學習、成長和展示才華的平臺,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促進藝術創作與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聯盟將努力將藝術創作與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推動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為社會帶來更多的文化價值和經濟效益。
五、AIGC藝術實踐分享
這一環節匯聚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他們帶來了關于AIGC技術如何落地并推動行業發展的深刻見解。
首先,淘寶AI云原生應用產品負責人紹博先生,為我們分享了《藝術與技術的融合——AIGC在電商創意中的美學實踐》。紹博先生深入探討了AIGC技術如何在電商領域中激發創意。介紹了淘寶旗下AI大模型應用產品繪蛙聚焦服飾行業痛點,為電商賣家和內容創作者提供AI生圖、AI生成視頻、AI生文等營銷內容創作能力
接著,國家級非遺傳繼承人種桂又先生的再傳弟子姜昕老師為我們帶來了《AI賦能藝術——AIGC技術在非遺視覺藝術中的探索與實踐》。老師為我們展示了AIGC技術如何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以及如何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生,觸及更廣泛的受眾。
最后,幻相大師聯合創始人劉欣源先生為我們呈現了《AIGC+攝影:用光影之美講好中國故事》。劉欣源先生通過案例分析,講述了如何利用AIGC技術與攝影藝術相結合,捕捉光影的魅力,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六、頒獎典禮
最后,大會迎來了備受期待的頒獎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們揭曉了大賽的一、二、三等獎獲獎者。
感謝評委們的辛勤工作,他們分別是:
中科院人工智能所主任 趙亞偉
華夏文化促進會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委員會的主任 夏光偉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交互媒體藝術設計研究所副所長 肖藝
藝術家 任教于中央戲曲學院 吳笛笛
交通運輸部書畫協會負責人、中國交通書畫攝影協會副會長 王淑紅
北京大學漢字藝術中心副主任、新京派十墨之炁墨藝術家 于立
AIGC藝術家創作師 資深品牌設計總監 鄒彤
幻相大師聯合創始人 劉欣源
AIGC的評選標準綜合了創新性、技術性、藝術性和商業性四個維度,評委們根據這些標準為每件作品打分,最終將各項評分合并計算得出總分,以此確定獲獎名單。
經過初評與決評兩輪激烈角逐,各賽道共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20名。
圖片一等獎作品《京韻碰撞》,創作靈感源自對京劇這一國粹藝術的深厚情感與現代審美的融合探索。
視頻一等獎作品《大英雄》,作品圍繞“做自己的大英雄”這一主題展開,動畫以經典歷史人物穆桂英為切入點,展現一個小女孩在追求夢想之路上的成長歷程,體現夢想的力量、堅持的意義以及傳承的價值。
聯系我們
微信公眾號:AIGC藝術視覺
聯盟微信:AIGCVZ
聯盟郵箱:info@aigcvz.art
讓我們攜手并肩,以智能藝術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共同開啟藝術創作的嶄新紀元!
AIGC 藝術視覺聯盟
AIGC藝術視覺聯盟,是一個由數十家產業資本和企業家共同發起,聯合高校共同組建的公益性組織。我們的宗旨是搭建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生態平臺,匯聚產學研各界力量,推動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技術與藝術設計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聯盟可以為各方提供的服務:
藝術學生及院校
? 實踐與就業服務:為美術學院的學生提供豐富的AI場景實踐項目機會,使其能更好地將專業知識與前沿技術結合,同時搭建與企業的對接橋梁,助力學生就業,推送優秀畢業生到聯盟企業。
? 科研支持:聯合企業和金融機構,為學院的相關科研項目提供技術資源、數據等支持,促進AI與美術領域科研成果產出,提升學院科研實力。
? 課程優化建議:基于AI在各場景落地的實際需求,協助學院優化課程設置,讓教學內容更貼合市場與行業發展,培養出更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
對企業
? 人才輸送:從美術學院篩選、輸送適配的專業人才,滿足企業在AI相關業務開展中對美術設計、創意等方面人才的需求,降低招聘成本。
? 技術協作:聯合各方共同開展AI技術研發、場景應用探索,助力企業解決在AI落地場景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加速企業的AI項目落地實施,提升企業競爭力。
對聯盟整體
? 資源共享平臺:打造一個共享的資源空間,各方可以共享技術、數據、創意、市場渠道等資源,實現優勢互補,避免重復建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 交流合作服務:定期組織各類交流活動、研討會、項目對接會等,增進各方的溝通與合作,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促進新知識、新技術在聯盟內的傳播與應用,推動AI場景不斷拓展落地。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