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了《中國工藝之美: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基金項目成果匯編》新書發布會。發布會由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柒牌集團主辦。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馬賽,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蘇郁松,福建柒牌集團董事長、柒牌基金理事會主席洪肇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孫淮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顧問、柒牌基金理事會理事蘇葆燕,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柒牌基金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藝之美》主編李當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常務副院長、柒牌基金學術委員會委員鄭曙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柒牌基金學術委員會委員李硯祖,北京服裝學院原院長、柒牌基金學術委員會委員劉元風,中國美術學院紡織服裝研究院院長、柒牌基金學術委員會委員吳海燕,各高校從事柒牌基金項目研究的老師等嘉賓應邀出席了此次活動。新書發布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裝飾》雜志主編方曉風主持。
在發布會上,首先播放了柒牌基金十五周年回顧視頻。視頻濃縮了柒牌基金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步步走過的歷程,記錄下了柒牌基金支持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校、博物館的102個項目開展非遺研究與保護工作的片段和點滴細節,一幅幅照片瞬間將大家帶回到了當時那些令人銘記的時刻和工作現場。播放結束后,主持人方曉風總結道,視頻雖短,但卻高度濃縮;在歷史長河中,十五年雖然是彈指一揮間,但對個人來說確是一段不短的歲月,并且回憶起柒牌基金的參與者十五年來發生的變化,令人感慨。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馬賽向《中國工藝之美》一書的出版表示祝賀,高度評價了柒牌基金成立后產生的社會影響和引人注目的學術研究成果,并代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對洪肇設董事長、各位專家、項目負責人,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馬賽充分肯定了校企合作十五年,助力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工作,并號召大家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事業做出貢獻,繼續書寫中華民族的輝煌未來。
柒牌基金學術委員會主任李當岐在致辭中,首先感謝了福建柒牌集團的慷慨捐贈,回顧了柒牌基金成立的過程,總結了十五年來項目研究的相關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向大家介紹了編纂的紀念文集《中國工藝之美: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基金項目成果匯編》的背景。最后,他向柒牌基金學術委員會、所有項目研究者以及工作人員致以謝意。
柒牌集團董事長洪肇設在發言中介紹了柒牌集團的使命與初心。他說到,作為一個有著家國情懷的民族企業,中國柒牌在四十多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始終敢于擔當,帶著傳承民族文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匠心勇毅前行。柒牌將繼續堅持“傳承中華文化,推動創新發展”的理念,通過應用轉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成果,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美學有機融合,讓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綻放出的嶄新魅力并走向世界。最后洪肇設代表中國柒牌向每一位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事業的人致敬,向柒牌基金所有項目參與的領導、學者、老師及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蘇郁松在致辭中認為,柒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基金很有特色,持續時間長、社會影響和學術影響深遠。他代表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感謝洪肇設先生捐贈以及學術委員給予柒牌基金的堅定支持,祝賀《中國工藝之美》隆重發布。她特別提到了非遺項目研究團隊結合柒牌集團業務發展的需要,在各自項目研究基礎上進行的延展設計,發揮高校研究與設計優勢,為企業發展助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賈京生作為柒牌基金項目負責人代表發言。他首先對柒牌基金表示了感謝、感恩,回顧了三次參與柒牌基金項目的過程,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體會。他認為柒牌基金匯集了全國一流的專家評審,標準嚴格,層層把關。在這個平臺上,產出了高質量的論文、著作,而且孵化出了高級別項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豐厚成果。柒牌基金還是一個跨界平臺,跨年齡、跨地區、跨領域,給廣大研究者提供了充分的機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孫淮濱講話中認為,中國紡織非遺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體現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非遺傳承不光是學術研究,在鄉村振興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他提出要跳出學術看待非遺,促進非遺轉化,為生活所用,讓其綻放出更多光彩。他呼吁更多企業像柒牌集團一樣,投入資金,加入到非遺的隊伍中,振興傳統文化的同時成果也能為企業所用。
最后,馬賽、蘇郁松、洪肇設、李當岐共同為新書揭幕,發布會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發布會當天上午,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了柒牌基金第十批項目結題報告會、結題展和延展設計展覽,以及研究成果出版物展示。10位項目負責人先后向學術委員會匯報了項目研究內容和成果,并回答了學術委員們的提問。學術委員們認真聽取了10個項目的研究成果匯報,充分肯定了項目負責人與研究團隊為非遺研究做出的辛勤付出,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經過學術委員投票,10個項目全部順利結題,其中上海戲劇學院李芽的“中國古代妝容研究”、北京服裝學院崔巖的“中國傳統茜根染工藝研究”、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金暉的“蘇州款彩工藝研究”、四川美術學院張國云的“貴州侗族嫁衣銀飾技藝及傳承研究” 等四個項目獲評“優秀”;新疆大學饒蕾的“新疆柯爾克孜族刺繡技藝及傳承研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潘毅群的“挽留最后的打鐵匠——鄂東、魯中民間打鐵手工藝傳承與轉型研究”、內蒙古師范大學趙曉彥的“鄂倫春族服飾研究”、北京建筑大學李沙的“明代官式建筑彩畫研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莉婷的“陜西延川布堆花色彩及技藝傳承研究”、北京服裝學院王可的“敦煌石窟壁畫中的伊卡特織物研究”等六個項目獲評“良好”。
至此,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柒牌基金102個項目、歷時十五年的持續研究圓滿結束。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