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同日通車,洋湖到會展片區一路無紅綠燈
( 李恬 李典蔓 黃涵玢)1月23日上午,隨著道路隔離墩撤除,車輛有序駛入通道,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同時開放通車,切實打通長沙國際會展新城與主城區之間的快速通道。長沙國際會展新城快速路網結構正加速成形,未來將形成“五橫五縱一環”的主干路網骨架,為長沙“自貿經濟對外開放的國際門戶”裝上發展引擎。
會展“擁抱”主城區,打通城市快速路
圖為長沙國際會展新城交通路網示意圖。
俯瞰長沙國際會展新城地圖,由長沙城發集團投資建設的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兩座大橋分別順接已全線通車的湘府路高架橋和金桂路,就像張開的“雙臂”,主動擁抱一河之隔的長沙主城區。
湘府路是長沙“一環四橫五縱六射”中的重要一橫,也是長沙南部橫貫東西的一條交通大動脈,對于湖南湘江新區、省府片區、會展新城、空港城等重點片區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湘府路(湘江大道-瀏陽河西岸)快速化改造工程于2020年全線通車,但往東到達瀏陽河西岸的紅旗路互通立交處卻無法直行。
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于2020年10月動工,西接既有湘府路高架橋,東至長沙縣黃興大道,全長約5.5公里,為城市快速路,采用主線高架橋+輔道的快速化設計,主線高架橋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地面輔道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50公里/小時。
同日建成開放交通的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南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會議中心,北接高鐵片區,南起金桂路(勞動東路延長線交叉口以北),采用橋梁方案上跨敢勝路、濱河東路、瀏陽河和陽青東路后接川河路,全長約1.4公里,主線為城市主干路,雙向六車道。項目主路設計速度50公里/小時,輔路設計速度40公里/小時。主橋采用豎琴雙曲面矮塔斜拉橋,橋梁主體全長1112.5米,主橋標準橋寬37.5米,橋塔處設觀景平臺。
工匠精神促進展,創新引入智能系統
圖為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通車后。
圖為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通車前。
“在湘府東路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按精細化施工的理念,不斷改進工藝,伸縮縫安裝采用一次性焊接成型、一次性整體澆筑混凝土,降低傳統的分段焊接、兩次澆筑帶來的安全隱患,安裝整體強度高,更加方便快捷。”長沙城發集團長東公司負責人黃浩介紹,項目嚴控細節,嚴管綠化、側平石、人行道等專項工程施工,提升項目整體建設品質。
為了凝心聚力推動項目進展,城發集團還積極開展“支部建在項目上”黨建特色活動,與項目參建單位共同成立聯合黨支部,以黨建促工建,為項目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圖為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通車后。
圖為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通車前。
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則于2021年10月開工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采用了“智能掛籃系統”,為湖南省內首次。系統包括“液壓同步頂進系統”“應力監測系統”“模板調節系統”三個板塊,能夠精準控制掛籃同步行走,自動調節主桁姿態、吊點標高,便于技術員實時監測掛籃狀況,為項目橋梁施工筑牢了安全保障,極大地提高了項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搭建快速路網結構,提升區域影響力
圖為長沙國際會展新城美景。
向長沙東南而望,風景優美、高樓林立的長沙國際會展新城正在加速崛起。而湘府東路、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的同步通車,無疑為片區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長沙國際會展新城是長沙“十個重大城市片區”之一,也是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的重要板塊。在瀏陽河分隔下,過去會展片區與長沙主城區之間僅有香樟路、勞動路兩座跨河橋梁,通行多有不便。如今在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加持下,從會展片區前往長沙火車南站、長沙機場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形成“空鐵一體”絕佳區位優勢。
圖為長沙國際會展新城。
“湘府東路雙向一共有12個車道,從洋湖片區出發到會展片區一路無紅綠燈,有了這條路,從家到會展片區方便多了!”家住洋湖的王女士點贊道。未來湘府東路還將采用“高架橋+輔道”的快速化形式繼續向東延伸,直至黃花機場,市民開車從洋湖片區出發到黃花機場將由現在的1個小時以上縮短至30分鐘左右。
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是連接雨花區與會展片區的重要通道,通車后,市民開車從黃興鎮到雨花區的時間將從15分鐘縮短到3分鐘左右。待銜接火焰路后可進一步聯系長沙市中心,實現會展片區與長沙主城區快速銜接,對于提升區域影響力、完善公共配套設施等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規劃,會展片區將形成“五橫五縱一環”主干路網骨架,其中“五橫”為勞動東路、禮賓路、香樟東路、湘府東路、黃江大道,“五縱”為國展路、金展路、高塘坪路、東四線、東六線,“一環”為臨河路。湘府東路(瀏陽河-黃興大道)、金桂路跨瀏陽河大橋通車后,將大大改善長沙東南部交通路網,尤其是助推會展新城片區搭建快速路網結構,有效推進片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長沙國際交流“會客廳”和對外開放“新門戶”品牌越擦越亮。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